来源: 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6-12-13

浏览次数:

实践一小步,教育一大步

实践一小步,教育一大步

222100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崔维云

江苏新课改进行三年多了,其间经2008年首次新高考的磨合,2009高考方案的调整,基层教师经历过焦虑困惑后认识到,抱怨解决不了问题,观望等不到我们想要的未来。只有调整心态,迈出脚步,躬行渐进,在实践中且 “革”且行。

改变我们的心智模式 :“作业”到“作品”

我们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受心智模式影响,不同的心智模式常常导致不同的路向、方法,从而得出不同的结果。当我们认识到课程改革要进行到底,倒退没有出路,就需要转变心智模式,创造一种新的话语系统,以对现有问题作出积极回应。

例如,新课程倡导评价的发展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作用,但实施中我们遇到重重困难。其实,问题不是我们做不到这一点,而是长久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用一些现时的、可测量的及因果的常规观念来理解教师和学生,理解教学活动,而且认为其他的理解方式没有什么用处。

我们在尝试改变时通常是以询问一些新问题而开始的:

“过去这方面的工作是如何被完成的?过去的做法是否很完美?它们是否也能以一种新的、特殊的方式做完?为了做一些有益的转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应该做些什么?”

心智模式的转变让我们打开了新的感受方式和思考方式的大门,得以发现学生和教师自身潜在的创造力。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选择充满挑战、充满变数的改革之路,努力抓住教育的生命力与色彩,竟发现课程改革充满魔力,实现了“课程改革不是强加给教师的无可奈何的繁重作业,而应当成为教师倾注热忱、自觉行动、合作完成的力作精品”的思维转变。

重新定位我们的目标:“教书”与“育人”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给教育定位,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叶澜教授指出,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在于促进儿童与青少年的精神生命成长与精神世界的丰富。黄克剑老师提出了教育的三个境界,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或点化生命”。

对于我们这些与未成年人朝夕相处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价值的引领,但如何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寻求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有效对接却是个困难的领域,也是值得我们为之倾注热情与努力的实践课题。

如学习《政治生活》“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在知识上可以归纳为 “322”:

三种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两个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两个要求——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负责地实行监督权利,采用合法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要通过知识载体,培养学生权利责任意识,提高政治参与能力,进而把知识、能力内化升华为民主开放有序的政治文明素养,达成认同政治文明的价值观目标。这需要我们探索恰当合理的教学策略,引发学生心灵共鸣才行。教学中我在校园网创建“我以公民的名义发言”论坛,请同学们就校门口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路边饮食卫生状况、社区绿化带破坏、垃圾的存放和处理、不文明养宠物等问题进行跟帖。该形式让大家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随后我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交给探究学习小组按照以下步骤体验公民权利的行使:实地调查,走访居民或专业人士,明确核心问题——分析问题,确定民主监督目标——小组合作,设计行使公民权利的备选方案——选择、论证可行性方案——具体实施方案(有的小组通过公安交巡警热线反映交通安全隐患,有的联系本地人大代表将问题形成议案,有的到物业管理公司反映情况并要求获得答复,有的给政府部门写出建议书)——回顾反思,提炼升华。

体验式学习也曾让我顾虑重重,记住知识点只需二十分钟,而体验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过程却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谈到教学改革问题时指出:“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的这次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师只有先解放自己才能解放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走出课堂去“教书”,百姓生活也“育人”。这次有益的尝试、真实的体验唤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赋予了学科知识以生命活力,实现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情感熏陶与价值观塑造的恰到好处的契合。

摸索尝试不同的路径:“和”而“不同”

“学习,可以比喻为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之旅。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相遇,同新的他人相遇,同新的自我相遇;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对话,同新的他人对话,同新的自我对话。”

对教师而言,教学的过程正如在相同的地图上进行不同的旅程。“和”而“不同”,可以在探索共性中增加信息交流,提高效率;通过个性化地实施课程内容,保持旅途的多样性。

比如,同一学科的教材相同,同龄的孩子对问题的认识广度与深度相似,同事们的教学方式存在共性备课时,把握“和”, 增加合作与分享机制,可以使教学资源得到丰富,也更加符合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我们可以合作“备教材”,一起找资料,理解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与现实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共同“备学生”,了解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已有知识,花费时间和精力弄明白学生在学习中需要那些支持。

但世界因“不同”而精彩,课程实施中我们既要面对不同性格爱好兴趣特长的学生因材施教,还要因时因地把握好预设与生成,更要在交流反思中“备自身”,批判地对惯用模式提出质疑,采纳其他的方式时不忘询问自己:我最擅长什么?探索出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和”而“不同”,还可以使我们在展示个性中增强自信,承担风险。不自信的课程实施者往往选择把失败的可能性最小化,而不是把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化。但正如成功是学习的一部分,失败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它甚至使得旅程更加丰富、感人,引导我们对问题尝试新的思考和设计,而创造性地设计路径的过程也在改变我们自身。

改变我们的行走方式 :“去疑”到 “激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但长期的“去问题化”教学方式形成了教师思维惯性和学生思维惰性,解疑去疑成为教师的单向任务。加上新教材内容多、跳跃大,完全由学生自主探究肯定带来课时不足、操作困难等。新挑战意味着我们仅仅重复过去的故事,只是做得比以前更精炼一些的话,不会发生真正的教育变化。真正的变化需要我们改变行走方式,优化组合用教材,设疑激疑引路径,让学习演化成极具吸引力的智慧之旅、探索之旅。

例如,学习《经济生活》时,我根据市场变化即时“裁剪”教材,重组知识点,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设置问题情境为:当今世界,经济衰退与救市成为两大主题,我国股市印花税下调后又于2008年9月19日起单边征收;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 转为“适度宽松”,同时公布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继11月下调1.08个百分点后,又于12月再次下调0.27个百分点,随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也下调0.5个百分点。这样的猛药下去,股市会向上突破还是继续探底成了一个难解之谜。探究路径设定为:

1、提出问题:中国目前是市场经济吗?市场依靠什么机制配置资源?市场配置资源需要什么条件?

2、分析问题:中国政府为何要对股市下猛药?猛药下去,股市行情为何依然是一个难解之谜?政府为何不直接注资股市而煞费苦心降息调税?

3、解决问题:一年期存款利率从3.60%连续下降到2.25%,投资者1万元一年期的存款利息会减多少?大幅降息后对风险厌恶的工薪族该如何消费又如何理财呢?

通过问题情境而非仅仅围绕知识点来设计学习活动,并分别从What、why、how三个不同的方向设问,既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对新知识予以探究,又调动学生已有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习的过程不再是教师通过“去疑”将结论强加于学生,而是通过“激疑”,探究这些结论形成的途径和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发现者”, 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教材知识点的顺序也得以重新组合为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财政与税收、投资与消费。

可见,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不是拘泥于固定步骤和有限目的的机械操作,而是运用实践智慧赋予生活情境以教育意义的临场创造,是一个在生成中不断优化的过程。通过不同的路径设置可以保持旅途的多样性,给学生指点江山的自信与从容,也给自己专业成长的喜悦与激动。

教育是慢的艺术,新课程是渐进的工程,需要我们既守望理想又脚踏实地,边做边改,且思且行。但实践一小步,教育一大步,每个课程实施者都向前迈出一小步,教育便多了一份希冀,课改便添了一分底蕴。

刊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04

友情链接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