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网络

发布日期:2022-12-28

浏览次数:

“口吃”实验

在上世纪30年代,口吃还未被完全了解,当时普遍认为口吃是一种遗传病,凡是有口吃的人,他们的父母一定也是口吃。这就意味着小时候是口吃,长大后也一样是口吃,根本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

当时的言语病理学家温德尔·约翰逊却有不同看法,他自己本身就有口吃,但不是天生的那种,在五岁以前还是很流利的,直到上学的时候,在课堂上听到老师说关于口吃的征兆,小温德尔自那以后就真的开始说话不利索。此后,小温德尔的父母带着他四处寻找治疗方法,结果不仅没有使情况好转,口吃反而有加重的趋势,这也促使了他在大学选择修心理学和语言学,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自己去寻找治疗的办法。

在不断的学习中,温德尔发现口吃并不是由先天基因决定的,而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他认为如果不断的给正常孩子错误引导,那么这些正常的孩子也会变得口吃。简单来说就是,所有孩子都患有一定的语言障碍,口吃是那些父母过于强调语言问题导致的。

如果以科学的态度来说,这个观点也算是让医学前进了一大步,但是纯粹靠理论是没用的,如果不能拿出说服力十足的证据,这个结论必然会遭到质疑。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温德尔·约翰逊和他的助手玛丽·都铎做了一个实验,就是臭名昭著的“口吃实验”。

1939年,他们找了22个孩子参与该实验,这些孩子的年龄都在5~15岁之间,分别是10个口吃的孩子和12个正常的孩子,然后将这些孩子分为两组,每组都有5个口吃者和6个非口吃者组成,然后将他们分开进行实验。

首先,第一组进行的是“积极治疗法”,无论是口吃者还是非口吃者,都说他们说话没有问题,并鼓励他们去说更多的话,即便是真的结结巴巴,也对他们进行积极暗示。

而另一组则被称为“消极治疗法”,他们被疯狂的暗示自己患有口吃,先对这些孩子解释口吃这种疾病,接着告诉他们要格外小心,千万不要说话结结巴巴,为了不让这些孩子怀疑,参与实验的老师甚至编造了一套理论让他们相信自己确实有口吃。

最后的实验结果也是完全如温德尔·约翰逊所预料,第一组因为受到了积极的暗示,原本有口吃的孩子情况逐渐好转,只有一个孩子情况变严重。而另一组中的六个正常孩子中,有五个孩子在进行“消极治疗”后变得口吃,其中有三个口吃情况变得更加糟糕,甚至是出现了语言退化。

但是除了温德尔·约翰逊和他的助手,参与实验的22个孩子和其他人员,一直到实验结束都不知道这个实验的真实目的。他们只是对外宣称这是一次对于口吃的研究,却把实验过程刻意的隐瞒过去。真正的实验过程成了一份绝密资料,最终拿出来成果只是一篇篇论文,约翰逊也因此获得了诸多的奖项,在语言学上获得了崇高的地位,直到带着满身荣誉离开人世。而那参与实验的22个孩子,这次试验也影响了他们一生。

直到62年后,一篇文章将”口吃实验“背后的故事挖掘了出来,当时实验的受害者纷纷醒悟了过来,他们开始用一场场诉讼把这场实验推到世人面前,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到这个实验的悲剧。

这个实验被公开后,有两种观点:

支持者认为:

约翰逊的初衷是好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口吃治疗。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对口吃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拯救了更多的患有口吃的人。

反对者认为:

尽管实验的目的是好的,但是在道德层面是失败的。实验过程在62年后才公诸于世,但这些参与实验的孩子从来不知道自己参与了这项实验。实验过程被刻意隐瞒,对这些孩子造成了永久性伤害,学术实验不能模糊道德界限。

最后结果:

直到2001年,温德尔·约翰逊去世的36年后,他所在的爱荷华大学终于向22名实验者公开道歉,并赔偿各种损失共计120万美元。


下一篇:感觉剥夺实验
友情链接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