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连云港高级中学

发布日期:2025-04-14

浏览次数:

AI赋能 课堂提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文、理科“Deepseek与学科教学融合”主题教研活动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3月31日-4月1日,我校在高一报告厅开展文、理科“deepseek与学科教学融合”主题教研活动。

孙明老师运用Deepseek开展一堂作文点评课,将学生打分与Deepseek打分进行比较,并从作文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解析,思辨作文的优缺点,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同时,在运用Deepseek点评过程中,孙老师提出新问题:Deepseek能否代替人写作?学生积极讨论,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Deepseek只是一个工具,没有自己的创作思维。孙老师通过这堂课不仅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好作文,而且鼓励学生辩证对待人工智能。

图片1.jpg

李银老师执教《抛体运动及应用》,通过多维度创新设计,将抽象物理规律转化为生动的探究活动,展现了物理课堂的趣味性与科学性。本节课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探索了物理课堂教学与Deepseek的初步融合:首先通过实验赋能,学生分组利用Tracker软件分析自制抛体视频,实时测量水平与竖直位移,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推导运动学方程,结合气垫导轨实验定量验证理论结果。其次技术融合,针对斜抛运动难点,课堂引入PhET仿真实验。学生通过滑动参数条,直观观察初速度、角度对射程的影响,发现“45°射程最大”的规律。更有小组借助GeoGebra绘制三维轨迹图,结合数学函数分析轨迹对称性。数字化工具的应用,让复杂物理过程“看得见、摸得着”。最后思辨升华:模型与现实碰撞 “忽略空气阻力的结论可靠吗?”教师抛出争议性问题,学生通过对比纸飞机与金属球的落地轨迹展开辩论。在“空气炮”演示实验中,压缩空气推动小球形成明显弹道曲线,学生实测数据与理想模型的差异,深刻理解“科学建模”的简化思想。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正是物理学科育人的重要价值。 

图片1.jpg

课后,两位老师先进行说课,接着各科教研组长评课,分别从课前备课、课堂运用及课后任务谈Deepseek在各自学科中的具体运用,并表示将继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课程中的实践。

图片1.jpg

吴海军副校长发言称教师要综合运用AI技术,不局限于Deepseek,但在运用过程中要避免同质化、雷同化。

图片1.jpg

蒋捍书记表示要结合学科特点,从备课、作业批改等方面为教师减负,注重技术辅助学生思维训练,思考AI技术如何贯彻教学的各个过程。

图片1.jpg


友情链接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