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6-12-13

浏览次数:

从新教材的编写特点说起

从新教材的编写特点说起

――谈2013年高中政治教材修改的特点及教学策略

 潘海东 

2013年的高中政治教材修改为历次修改篇幅最大的一次,尤其是《经济生活》的三、四单元修改量比较大。据统计,此次教材修改共改动39处,删除19处,增加8处。此次教材的修改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与时俱进,突显政治学科时代性

政治学科承载着国民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对学生加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教育的主阵地,理应随着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调整而呈现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此次教材修改贯穿了十八大这条主线,最大的任务就是要把十八大报告的精神编写进教材。无论是教材内容的修改,还是内容的增加或删除,无一不体现了十八大的精神。如《经济生活》第86页框题名称“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修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面的要求内容全部换掉,改为:党的十八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根据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要求”以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修改也比较大;《政治生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改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改为“核心立场”。《文化生活》第81页材料二的内容改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相关内容。《经济生活》三、四单元是与十八大报告衔接最紧密的,所以是此次教材修改的密集区。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政策是不断变化的,政治教材也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体现时代性,才能顺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政治课教学中一定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将政策性、理论性的精神活化为政治课堂生生不竭的课程资源,才能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性,永葆政治课教学的生机和活力。

二、除旧布新,彰显政治学科科学性

由于在一定历史时期人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认识上的错误。政治教材的编写也一样,由于政策的变化和人的认识局限性的原因,教材在某些地方难免存在说法不科学或不严谨的地方。此次教材的修改另一重要任务就是除旧布新,进一步增强教材的科学性。除旧布新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根据十八大报告对过时的提法进行修改。如《经济生活》中“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修改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政治生活》中第5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些修改既体现了我们认识的进步,也体现了我国社会的发展。

二是根据十八大报告增加教材新内容。如《政治生活》第64增加一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文化生活》第95新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文化生活》新增一框题:“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还有“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框题新增了十八大报告相关内容。这些新增内容篇幅还是不小的,教材编写时尽量在政策的完整性和内容的适量性寻求最佳的平衡。当然,教材是工具,如何科学的使用就是教师的职责了。

三是对一些语言表述不科学的地方进行修改。如《经济生活》中纸币含义的修改为“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由于历史上的纸币不一定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如最早的纸币――中国的交子就是由当时四川商人发行的,所以在原含义前加上“当今”这样的状语,就使概念更周延,表述更严谨。对《经济生活》中几种投资方式特点的表述的删除,也体现了教材修改追求科学、严谨的精神。《政治生活》第49“综合探究”中所有关于政府的权威一词,改为政府的威信这一修改使教材用词更加准确,也能体现政府职能向管理型、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生活与哲学》第38“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改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改为“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这一修改则更为科学,知识的逻辑性也更强。意识活动都是有目的性的,而并不是所有的意识活动都有计划性的,所以删除“计划性”则更为科学。意识活动应是先有选择性后才有创造性,所以前后位置的调整则避免了逻辑上的混乱。

“尽信书,不如无书”,教材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绝不是完美无缺、无可挑剔的,随着政策的变化,科学的发展,认识的进步,难免会有些地方需要进行修改完善。作为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特别是要认真研读好教材文本,对于教材中的表述不当甚或错误,应坚持真理,绝不能以讹传讹。教师应以正确的知识传授人,以高尚的情感感染人,以正当的言行引导人,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这样,才不会愧对学生和社会,才不会违背我们的职业操守,才不会玷污了我们圣洁的灵魂。

三、删繁就简,体现课程改革渐进性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材作为课改的一个抓手扮演着重要角色。此次高中政治教材的修改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意在进一步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程学习负担,重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具体体现在:

一是删除过于深奥,超出学生认知能力的知识点。对于一些理论性过强,需要一定经济学或政治学理论基础知识才能理解的知识点,而且脱离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此次修改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删除。如《经济生活》删除教材中“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这两种说法。因为学生在此只要求理解供求是如何影响价格即可,没有必要进行知识的拓展和理论的延伸。再如增值税的作用删除了“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这一句。这些对没有一定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学生是无法理解的,老师也很难讲透,与其讲也不懂,不如不讲,与其不讲,不如删除!

二是删除表述繁杂冗长的内容。教材中一些表述看似追求表述严谨,实质拖沓累赘。这样的表述,不但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难度,而且存在表述科学性的问题。如《政治生活》第5页,“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改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就体现了这一修改初衷。

课程改革,应是一项全民式的运动,而教师理应成为这一社会运动中的积极参与者和中坚力量。在教学中,我们应践行“用教材教”的课改理念,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能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内容进行大胆地取舍,合理地调整,科学的修改。我们应在认真研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编写好教学案(也可称为‘第二教材’),开发适合我们自己教学特色,适应学生学习需要的课程资源。

每一次改革都是每一次进步,我们虽然追求完美,尽善尽美,但绝对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每一次改革也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或许这次教材的修改并不能让每一位使用者满意,但教材编写者的辛勤付出和他们对科学的追求足以令我们敬仰。对于新教材,我们要做的就是立即着手研读她,尽快理解她,努力用好她!


下一篇:最后一页
友情链接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