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6-12-13

浏览次数:

课题:适应性教学前期研究成果之一

“探究——发现”式教学的实现途径

222006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武兴华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感受、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建构起自己合理的认知结构。基于这一理论认识,“探究—发现”式教学成为教育教学者的必然选择。所谓“探究—发现”式教学,就是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目标,思考探究问题,交流探究内容,总结探究结果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以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从而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探究”是“发现”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现“探究—发现”式的课堂教学呢?笔者以《经济生活》教学为例,就“探究—发现”式教学的实现途径谈谈几点个人体会。

第一,导入新课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疑问,刺激求知欲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政治课导入方法能够拉近师生的距离,为政治课的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为探究活动提供呈现问题的载体,为师生在交流中“发现”疑问提供互动的平台。例如,在《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对生活的探究中开始新课:步骤1,教师布置学生列举:古今中外人们关于金钱的种种说法;步骤2,学生合作探究,形成讨论氛围,然后各抒己见;步骤3,教师在总结探究中导入:人们对于金钱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金钱是魔鬼,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人认为,金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曾经让一些人为她卖儿卖女,让一些人为她去坐牢。还有人认为,钱有两戈,“伤尽古今人品”。那么,站在经济学的立场上,金钱到底是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又如,《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教学可以按照下列步骤导入:步骤1,教师布置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政府为我们提供哪些服务;步骤2,学生合作探究,形成讨论氛围,然后各抒己见;步骤3,教师在总结探究中导入:经过同学们的发言与交流,我们不难发现,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国家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文化建设,还是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都离不开国家财力的支撑。因此,国家必须直接掌握着一定的收入。但是,国家不是企业,其本身不直接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那么国家的收入从哪里来?靠什么力量取得这些收入,通过哪些渠道把这些“资金”筹集起来?这些都是本节课我们要掌握的内容。

第二,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结论,体验生活实际。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最生动的教学应该是直观的教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最真切的感受应该是对生活的感受。因此,在课堂上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参与“生活”中感知到结论,体验出生活的实际情况,是“发现”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例如,在货币产生阶段、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对wwwgw进行比较。那么,如何通过简单明了的手段帮助学生认识两者的区别呢?笔者认为,最简单的做法是以教室内活生生的人与具体的物作为教学资源,当场模拟wwwgw两种交易情形,让学生真切感受wwwgw的区别主要区别。教师可以演示用自己的一本书换取某个学生的一支钢笔,然后概括三点结论:①ww是直接的物物交换,wgw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②ww 是在货币产生前就存在的;wgw是在货币产生后才出现的;③ww 是同时进行的,双方满意就可以成交,wgw买和卖在时间、空间上是分离的。通过模拟wwwgw两种生活中的交易情形,还可以使学生真切感受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又如,在“需求法则”的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明确“需求法则”的例外情况,即价格的变动对高档耐用消费品的影响较大,对生活必须品的影响较小。怎样让学生感知这一点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小品模拟,通过小品模拟,教学中再现了生活的情形,让学生“发现”需求法则的例外情况确实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第三,学生做统计,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数据,突破难点。例如,在“需求有弹性”的教学中,我们也都可以让学生在一系列经济数据的统计中得出需求法则的内容;在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的教学中,我们也都可以让学生在一系列经济数据的统计中得出结论:恩格尔系数越高,消费水平越低。再如,在“等价交换”教学中,笔者设置了一个探究活动。这一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明确价格与价值相一致并不意味着经济生活中每一次具体的交换都是等价的,也不意味着绝大多数交换是等价的。具体步骤是:⑴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示意图,然后提一名学生在曲线上任意标注5个点,表示5次具体的交换,其他学生在教材示意图上任意标注5个点;⑵学生分组,各组简单统计出三个数据进行交流:交易价格高于价值的次数占交易总次数的百分比,交易价格低于价值的次数占交易总次数的百分比,交易价格完全等于价值的次数占交易总次数的百分比;⑶根据学生的统计结果,教师呈献问题供学生思考: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是指什么?A每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交换B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交换是等价的,只有少数是不等价交换C“等价交换”应该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的总趋势,它只存在于等价交换的平均数中D“等价交换”的实现有赖于价格依据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答案为CD);⑷教师在学生探究分析的基础上讲授价格为什么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四,巧设“陷阱”,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差异,消除疑点。笔者在教学中故意布下一个个“陷阱”,学生稍有不慎,就会掉进去,然后“发现”了掉进去的原因,知道知己在认知上的误区,从而消除了疑点。例如,笔者在教学中问学生:如果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半,假如在市场供求关系没有变化的情况下,那么一双皮鞋可以换几件上衣?学生在回答时很容易“顾此失彼”而掉进“陷阱”而造成错误。因为:这里设置了四个条件:一是符合等价交换原则:二是市场供求关系保持不变;三是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四是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前两个条件是抽象的假定条件,学生回答时不需要把不等价交换和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这两个因素考虑进去,问题设置的这两个条件,对于学生理解问题有较大的干扰。后两个条件是最重要的,思考时必须把这两个条件同时考虑进去,明确是在等式两边同时发生了变化,而不是在一边发生变化,如果只考虑一边发生变化,则必然跌落“陷阱”。而从教学的角度讲,我们非常需要学生跌落“陷阱”。又如,外汇的含义及其与外币的关系是教学中的一个疑点,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帮助学生把外汇与外币区别开来。但是,图片的内容偏偏是三张“外币”(分别是日元、美元与欧元),这就很容易使学生认为外汇就是外币,给学生强化“外汇就是外币”的观念,从而给教师消除疑点设置了障碍。对此,笔者在实践中的做法是:以错误认识为向导,巧设疑问,化解难点,消除疑点。首先,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外汇的概念,使学生明确外汇与外币的紧密联系,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地反问学生:“外汇就是外币吗?”学生皆因此而生疑,似乎很必然!然后,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外汇包括外币,还包括外币支付凭证、外国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和其它外汇资产等。其次,教师启发学生探究:外汇不一定是外币,但是能否说外币一定就是外汇呢?学生似乎很肯定:“外币一定是外汇!”在学生已经普遍进入误区的情势下,教师点拨外币构成外汇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即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和可以偿还性,至此,学生们会茅塞顿开,在顷刻间 “发现”知识。

发表于《教学月刊》2008年第9期。


上一篇:第一页
友情链接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